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猶太教育-從優秀個人到富強民族的卓越典範

內容:
  主要是在講猶太人是如何用智慧去豐富他們的財富,有形的財富可能在一夕間消失,但是無形的財富-智慧,卻是能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誰也搶不走,是最可靠的財富,猶太人就是意識到這點,注重教育品質,還有遠見卓識,使他們能站立在廣大的土地上而屹立不搖,成為最富有的少數民族。
  教育採取開放式教育,絕不是填鴨式的教育,教學以啟發為主,使得他們不僅知識豐富,更能開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感想與反思:
  「如果你擁有了知識,那你還缺什麼呢?如果你缺乏知識,那你還擁有什麼呢?」寫在封面的這句話在我心中激盪著,知識的確是力量,但我從沒想過它可以豐富我,我知道它能使我知識變豐富,但我的人生呢?直到讀完了這本書,我終於得到我想要的解答。
  看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名單,少數的猶太人卻拿走大部分的獎項,使我驚訝,細讀這本書才發現,他們的教育方法與我們大不同,又或該說他們對知識的價值觀與我們相差甚大,在台灣,我們唸書只為求文憑,為的是日後可能得到的生活保障,父母爭相把自己的兒女送到高級學校,放學又送去補習班,在不斷填鴨與逼迫的環境下學習,讀書似乎成了痛苦的苦差事,上課的方式只是照本宣科,缺乏互動的死寂學習模式,學生開口問問題只會被其他學生投以異樣的眼光,似乎不該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有所疑問,只要「接受」就對了,台灣傳統教育的價值觀很難去做改變,但就是因為如此,雖然這責任沉重且難以達成,我們仍須努力去扭轉這偏見,反觀猶太人的教育,他們堅信「疑問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學的越多,知識越多,知道的越多,就越會發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甚至對於「爭論」是相當鼓勵的,父母與小孩間也會爭論,猶太小孩勇於發聲,再加上他們教育的方式是以輕鬆學習為主,使學生「主動」去學習,求知欲強,母親還會在書本上滴蜂蜜,叫小孩子去舔,使他們認為書本是甜的,而且喜愛書本,尊重知識的價值。
  書中還提到,不管一個人到了多大的歲數,也不論他有多麼貧窮,只要他是人,就可以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他們對於學習是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反觀現在人,以生活忙碌,時間不夠等的理由拒絕去閱讀、去學習,喪失了充實自己的機會,實在可恥,若以貧窮來當理由也會令猶太人不解,在猶太社會,沒有所謂的乞丐與文盲,就是因為他們彼此間會互助,他們重視的是整體而非個人,要兼善全部的猶太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被放棄,他們自己也不會因為貧窮而認為自己低賤,反而更加努力,擁有向逆境挑戰的勇氣與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我很羨慕他們的教育制度,與教學模式,如果知識不經過一番討論、激盪,又該如何將它轉換成自己的知識呢?如果只是死讀書,不能活用,那又有什麼用?現在的台灣教育制度只是使學生變成考試的機器,缺乏活用知識的技巧,與表達意見的勇氣,這樣的制度可能會扼殺人才,還有社會上的陋習-文憑就是一切,我覺得這更要不得,不見得高學歷就能代表他是位人才,有時候某些人才會因一些意外而錯失入名校的機會,卻因成績單上的分數而被埋沒,我們需要的看更深入、更有意義的東西,而非表面的紙張。素質教育是我們該追求的,並且達到將人才放在對的地方,如同拿破崙所說的「世界上沒有廢物,只是放錯了地方。」

征服

被負面情緒給征服了



心 糾結著
奮力一搏? 我試過 失望了


一次又一次的忍住
知道應該要守住
畢竟越是磨 彼此的關係就會越融洽
又怎知
徒再兌換一次 心傷口


公式化的關係
僵硬 不甘願 漠然
不如就此打住


哭過 傷心過 生氣過
冷靜後
對自己造成傷害
別人根本無傷 更不會去在意


曾經 不曾忘
感覺過份刺骨
我痛 我忍住 最後麻痺


也許早該釋懷
鼻酸感卻不斷提醒著我事實如此



我想 我是真的很在意.

醒著走著看著聽著

醒著走著看著聽著
鳥聲
風聲
走路聲
碎石摩擦聲
說話聲




只是安靜的聽著
因為太多事情湧上心頭
思緒交錯綑綁纏住
現在只想聽聲音
心的聲音早已小聲到如耳語般


走走停停看看
風吹花落很平凡
誰離開誰不重要
最近很安靜 很平靜
窗外風景一幕幕過去
我腦海裡浮現的卻是深褐咖啡過往







一個人的安靜
很自由 很典雅 卻有點孤獨







夢中
似乎美麗許多.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kidschineseclub網站:)

kidschineseclub是由一位十七歲英國少女建立的網站
是用來學習華語
大家可以來看看
:)

對外華語能力認證考

對外華語能力認證考 明年需符合外語能力標

更新日期:2009/12/09 18:09

教 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認證考明(99)年起將增加「外語能力」門檻,考生除了須通過五項考科(國文、漢語語言學、華語文教學、華人社會與文化、華語口語與表 達)外,還要符合外語能力合格認定基準。為保障考生權益,今年以前曾報考華語認證考,至少有1科成績及格,且成績在保留期限內,得免繳交外語能力證明,並 在5考科都及格後,提出歷年成績證明即可發給證書,最晚不得超過101年10月31號,明年檢附的外語能力證明也沒有年限的限制,請有志報考者提早準備, 詳情可利用教育部網站首頁點選「即時新聞」查詢。

(2009/12/9 下午 06:09:37 徐詠絮)



:)像是華語教師執照的考試

需要很多的條件

但如果是就讀應華系的話,可以只考口試:)

繁簡之爭

我是支持繁體字的

因為如果失去繁體字,中華文化的光便會少了一道,對我來說,雖然書寫繁體字有點耗時,但是方塊字的美不就是如此嗎?一比一劃都有其意義,組起來的結構感也很美,也因為我們會寫繁體字,才能瞭解中國古籍裡的一切,去保存與回味過去的輝煌歷史。況且文字也是文化的一種,雖然現在中國大陸人多勢眾,但是文化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我們不該被同化,被抹滅,我們要保有自己的文化,但我也不會去反對簡體字,畢竟那對外國學生來說,學習上的確便利許多,也比較方便他們記憶,多學簡體字對台灣來說是有利的,這樣一來,我們不但可以用繁體字來看古籍,又可以用簡體字來教外籍學生,若他們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再教他們寫繁體字。

對我來說繁體字絕對不是麻煩的東西,不該說是繁體字,應該說是正體字,像是從書法字來看,我覺得正體字的書法才叫做藝術,方方的美麗文字,透露出中華文化的美,在世事求便捷的時代裡,不該用匆忙的腳步與機器人般的冰冷心情去看待需要背珍藏的,我們最美麗的──正體字文化。

華語教師定位

心目中對老師的定位?老師是什麼角色?

  對我來說,老師在我心中的地位很高,因為他們總是能教導我許多事情,但我認為老師的腳色不只是教導我們的人,而更是引領我們、啟發我們的帶領者。
  老師對我來說不只是老師,更是我的好朋友,像我國中的英文老師,她對我意義很大,她是我的好朋友,常常會聽我說些內心話,適時的給我安慰與建議,就連我國中畢業,現在都大學生了,她還是陪在我身邊,她就是我心目中理想老師的其中一名。


需要什麼特質?

  熱忱-要先熱愛自己的工作才可以盡全力,如果連自己也都不喜歡這份工作,又怎麼會使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快樂呢?學生對學習就會更不感興趣。
  包容力-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喜歡調皮搗蛋,這時老師需要有包容力,才不會一直對學生發脾氣,互相吼叫只會使彼此對對方更不悅,導致日後學生在此科目上可能會想進行報復就故意不認真上課。
  耐心-教導學生是需要耐心的,有些學生學習的速度較慢,花的時間多,甚至老師付出的精力更多,所以耐心是必備條件之ㄧ。


華語教師是否也是老師?老師是什麼角色?需要什麼特質?

  我認為華語教師也是老師,我們像其他專業科目的教師一樣,一樣是要教導學生學習新知識,使他們懂得更多。
  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決不能僅是填鴨式的教育,老師是啟發者-這是我的信念。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啟發學生,不管是對於自己的潛能或是興趣也好,我們必須啟發他們,自動的學習才能學的快又開心。
  基本條件當然是英文還有其他相關外語的能力,因為我們是要叫到外籍學生中文,最主要的中文更不用說,一定要精通才行,還要能包容不同文化的學生,因為不同文化使我們的習慣不同,常常兩個不同文化的人在接觸時會產生摩擦,華語教師必須克服此問題,畢竟我們不能對任何一位學生有偏見。


和傳統理念中的教師有何異同?

  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一樣都是教書,只是我們是現代的華語教師,所以我們會使用電腦與網路資源去設計教材,使學生更容易了解與取得資源,還有我想學生是外籍學生這可能就是和傳統教師所遇到的課題最不相同的了。